“五不遇时龙不精”
含义:在奇门遁甲体系里,六甲常被比作青龙,代表着一种强大且顺畅的能量。“五不遇时龙不精” 意思是当出现五不遇时这种格局时,象征着原本如青龙般强盛的气场变得萎靡不振。龙在传统文化中是阳气、活力、尊贵与顺畅的象征,此时其 “不精”,就预示着整个时空能量场处于一种阻滞、低迷的状态,难以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。
象征意义:从象征层面来看,这就好像原本生机勃勃、行云布雨的巨龙,突然失去了活力,无法正常施展其能力,暗示着在五不遇时的这个时间段内,外界环境的能量不利于人们行事,事情难以顺利推进,就如同巨龙被困住了手脚一般。
“号为日月损光明”
含义:日和月在古代文化中代表着光明、希望与秩序,是天地间重要的能量象征。此句表明,一旦进入五不遇时,原本光明、清晰的局面会变得模糊、晦暗。如同日月的光辉被遮蔽,预示着在这种格局下,无论是事业发展、个人决策,还是人际关系等方面,都会陷入一种迷茫、看不清方向的状态,难以获得清晰的指引和良好的发展契机。
引申意义:可以理解为在五不遇时的时段,诸事都像被蒙上了一层阴影,难以找到突破困境的方法,前途充满不确定性,就像置身于昏暗之中,失去了日月之光的照耀与引导。
“时干来克日干上”
含义:这是对五不遇时格局的核心定义。在奇门遁甲中,每天分为十二个时辰,每个时辰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成,称为时柱;而每一天也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成,称为日柱。“时干来克日干” 指的是某个时辰的天干对当天的天干形成克制关系,且这种克制必须是阳干克阳干、阴干克阴干。因为在五行相克理论中,同性相克的力量更为强大和直接,所以只有这种同性之间的时干克日干才被认定为五不遇时。
举例说明:例如甲为阳木,庚为阳金,金克木,当甲日遇到庚午时,就构成了五不遇时的格局。因为午时的天干为庚,它与甲日的甲干形成了阳干克阳干的关系,此时庚金的力量对甲木形成强烈的克制,从而导致气场的失衡与阻滞 。
“甲日须知时忌庚”
含义:这句话以甲日为例,具体指出了五不遇时的一种情况。在甲日,尤其要注意忌讳庚午这个时辰。因为甲属阳木,庚属阳金,庚金会克制甲木,从而形成五不遇时的凶格。这一表述是为了方便记忆和实际应用,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习者快速掌握五不遇时的判定方法 。
拓展内容:以此类推,五不遇时的完整组合为:甲日庚午时、乙日辛巳时、丙日壬辰时、丁日癸卯时、戊日甲寅时、己日乙丑时、庚日丙子时、辛日丁酉时、壬日戊申时、癸日己未时。这些时辰在奇门遁甲应用中,通常被认为是不利于开展重要事务的时间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