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
原始:北方属水,主寒凉闭藏。当冬季来临(对应北方),阴气达到极盛(阴极),寒气随之而生。寒气凝聚、沉降,最终形成流动、润泽的“水”行。水是阴极而阳生的产物,象征终结中孕育新生。
性: 水性属“太阴”。其本质寒凉、向下、润泽、闭藏、流动,具有滋养、渗透、包容的特性,同时也代表智慧、变动与深藏。
体: 水是由极盛的阴寒之气凝结而成(积阴之寒气反而为水)。虽然水是至阴之物,但其内部蕴含着微阳(阳含于内)。正是这内在的微阳之性,使得水体具有透明、反光(内明)的特性,并能承载生命(如水中生物)。
质: 水的本质是沉潜。代表深沉、内敛、智慧、流动不息、顺势而为、有渗透力,但也易被阻滞或泛滥。
天干: 壬水(阳水,江河湖海,奔流不息)、癸水(阴水,雨露溪涧,至柔至静)。
地支: 亥(阴水,静水深流,藏木)、子(阳水,纯粹至寒,流动性强)。
支藏:
亥:藏壬水(本气)、甲木。
子:藏癸水(本气)。
丑:藏癸水(余气)、己土、辛金。
辰:藏癸水(墓库之气)、戊土、乙木。
申:藏壬水(长生之气)、庚金、戊土。(注:申为金地,但藏壬水长生之气,体现金生水之理)
生克:
生我者(印星): 金生水(金为水之母,金寒凝露或熔金成液而生水)。
我生者(食伤): 水生木(水滋养万物,使草木生长)。
克我者(官杀): 土克水(土能吸收、阻挡、堤防水流)。
我克者(妻财): 水克火(水能浇灭、抑制火焰)。
种类(强弱与调候): 水的状态因环境(五行力量对比)不同而变化,需分情况论其喜忌:
(一) 强水: 水当令(冬季)或数量众多(如江海),力量过强。
喜: 火(水克火为财,消耗水势);土(堤防约束,使其不致泛滥);木(水生木泄秀,疏导水气,显其滋养之功)。
忌: 金(生水使其更强更汹涌);水(同类相助,增强其泛滥之势)。
(二) 弱水: 水失令(非冬)或数量稀少(如小沟渠),力量不足。
喜: 金(生扶滋养);水(同类比助扶持)。
忌: 火(耗泄弱水之气,使其干涸);土(克制阻塞);木(过度吸收消耗水气)。
(三) 凝水: 金的力量过旺,水被金气所凝滞,流动不畅,活力降低(金多水滞)。
喜: 火(温暖制金,化解凝滞,恢复流动)。
忌: 土(生金助凝)。
(四) 缩水:木的力量过旺,过度吸收、消耗水源,使水萎缩、减少(木多水缩)。
喜: 火(泄木之气,减少其吸水);金(制木,保护水源)。
忌: 水(生木助缩);木(加重消耗)。
(五) 沸水: 火的力量过旺,将水烧灼沸腾,蒸发殆尽,失去其润下之性(火多水沸)。
喜: 金(生水补充,以抗火灼)。
忌: 火(加重沸腾蒸发)。
(六) 淤水: 土的力量过旺且板结(非疏松之土),水被土壅塞、污染,浑浊难流(土多水淤)。
喜: 木(疏松土壤,疏导水流);金(泄土气,助生水源)。
忌: 火(生土助淤);土(加重壅塞)。
四季水之喜忌: 水在四季中的旺衰不同,所需调候亦异:
春水 (值休令): 春季木旺,水处休养之地(生木耗气),其势渐退。
喜: 土盛(筑堤约束退势之水,防其散漫泛滥);木见(水生木施功,体现其价值);金(生扶,补充耗损);火(温和相济,增暖除寒)。
忌: 水盛(无制则恐崩堤泛滥);金过多(过寒且生水助泛);火过旺(过度耗水)。
夏水 (值囚令): 夏季火旺土燥,水处囚困衰弱之地,极易干涸。
喜: 金(生水,为救命之源);水(同类帮扶,共抗旱燥)。
忌: 火旺(直接蒸发干涸);木盛(耗泄本已不足之水气);土重(阻塞、吸收,断其流路)。
秋水 (值相令): 秋季金旺(母旺),水得金生而处相地(子相),清澈充盈。
喜:金(生水,使水更澄澈晶莹 - “表光裹莹”、“澄可爱”)。
火(水克火为财,火多则财盛)。
木(水生木为食伤,木重则才华/子女显荣 - “妻荣”在此可引申为食伤吐秀之功)。
忌:土(混浊清澈之水)。
水过多(泛滥无制 - “泛澜堪忧”)。
木火过多(木虽为喜,过多则泄水过度;火过多则耗水)。
冬水 (值旺令): 冬季水当权得令,寒盛势强。
喜:火(增暖,解其过寒,调和气候)。
木(水势强旺生木,为“有情”之生,体现其功用)。
土(堤防约束,使其不泛滥成灾)。
忌:金多(金本生水,但水已极旺,金再生之则过犹不及,泛滥成灾,故言“无义”)。
土过多(水旺本不需土再生,厚土反易淤塞水流,压抑水性,故言“无恩”)。注:原文有“惟泛涨时,可籍作堤防”,意指只有在水势已泛滥(强水或水多)时,才需要并喜欢厚土来筑堤防洪。正常旺水忌土过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