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
原始: 南方属火,主炎热光明。当夏季来临(对应南方),阳气达到极盛(阳极),热能随之积聚。热能升腾、发散,最终形成温暖、明亮、跃动的“火”行。火是阳极而阴生的产物,象征光明中蕴含收敛。
性: 火性属“太阳”。其本质炎热、向上、发光、发散、跃动,具有温暖、照亮、转化、破坏的特性,同时也代表热情、活力、礼仪与文明。
体: 火是由极盛的阳热之气积聚转化而成(积阳之热气反者为火)。虽然火是至阳之物,但其内部蕴含着微阴(阴在其内)。正是这内在的微阴之性(或理解为火焰需要依附物质),使得火体中心或火焰内部常呈现较暗的色调(内暗),体现了阳中有阴的哲理。
质: 火的本质是炽烈。代表热烈、急燥、光明、积极、有爆发力、有感染力,但也易失控、消散或灼伤。
天干: 丙火(阳火,太阳之光,普照大地)、丁火(阴火,灯烛之火,文明星火)。
地支: 巳(阴火,藏金土,变化之火)、午(阳火,纯粹至烈,正午骄阳)。
支藏:
巳:藏丙火(本气)、庚金、戊土。
午:藏丁火(本气)、己土。
未:藏丁火(余气)、己土、乙木。
寅:藏丙火(长生之气)、甲木、戊土。
戌:藏丁火(墓库之气)、戊土、辛金。
生克:
生我者(印星): 木生火(木性温暖,钻木可取火;木为火之母,提供燃料)。
我生者(食伤): 火生土(火燃烧万物后化为灰烬之土)。
克我者(官杀): 水克火(水能浇灭、抑制火焰)。
我克者(妻财): 火克金(火之高温能熔化金属)。
种类(强弱与调候): 火的状态因环境(五行力量对比)不同而变化,需分情况论其喜忌:
(一) 强火: 火当令(夏季)或数量众多、光焰冲天,力量过强。
喜: 金(火克金为财,消耗火力);水(水克火为官杀,适度相济可调和不燥);土(火生土泄秀,显其转化之功)。
忌: 木(生火使其更强更猛烈);火(同类相助,增强其炎上失控之势)。
(二) 弱火: 火失令(非夏)或数量稀少、光芒微弱,力量不足。
喜: 木(生扶滋养);火(同类比助扶持)。
忌: 金(耗泄弱火之气);水(克制浇灭);土(过度泄气掩晦光芒)。
(三) 晦火: 土的力量过旺,火被厚土掩埋覆盖,或被湿土吸热,光芒晦暗不明(土多火晦)。
喜: 木(疏松土壤,引火透出);金(泄土气,间接助火)。
忌: 火(生土助晦);土(加重掩埋晦暗)。
(四) 熄火: 金的力量过旺,火被金气耗泄过度,或因熔炼金属而消耗自身,趋于熄灭(金多火熄)。
喜: 木(补充燃料,使火复燃)。
忌: 金(加重耗泄)。
(五) 灭火: 水的力量过旺,火被大水直接浇灭(水多火灭)。
喜: 土(制水,保存火种);木(泄水气,间接助火)。
忌: 金(生水助灭);水(加重浇灭)。
四季火之喜忌: 火在四季中的旺衰不同,所需调候亦异:
春火 (值相令): 春季木旺(母旺),火得木生而处相地(子相),生机渐长。
喜: 金(火克金施功,显其价值);适量木(生扶,但不宜过多致火炎);水(两济调和,防其过燥)。
忌: 火过盛(多伤爆燥);土过多(泄火气,掩晦春光,使火“蹇寒无光”)。
夏火 (值旺令): 夏季火当权得令,炎威炽盛。
喜:金(被火锻炼成器,为“良工”之功)。
土(火生土成稼穑,但需有水润泽,否则“金燥土焦”)。
水(调候解炎,避免“自焚”)。
忌: 火(同类重逢,有“倾危”之灾);木(旺火遇木生,犹如干柴烈火,易致“夭折”过旺而焚尽)。
秋火 (值囚令): 秋季金旺,火处囚困衰弱之地,光辉收敛。
喜: 火(比助复明,增辉);木(生扶,使余烬复燃,有“复明之庆”)。
忌: 土重(掩晦微弱之光);水克(直接浇灭);金多见(耗泄本已衰弱之火气)。
冬火 (值死令): 冬季水旺,火处死绝之地,寒极火衰。
喜:木(生火救命,带来温暖生机)。
土(制水护火,使火得存,为“荣”)。
水(此处“水比则有利”特指癸水细雨微露,可解燥热反助火明,非指大水克火)。
忌:金(寒金难熔,反耗火气,“难任为财”)。
水(此处指壬水大水,“水克必以为殃”,彻底浇灭)。